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入推进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入推进近日,从全市食品暨药品安全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下一阶段,长治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将进一步遵循四个最严原则,从五个方面着力,坚持党政同责,围绕抓基础、强基层、保基本要求,切实防范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风险,全力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完善治理体系,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地方政府对本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各县区按照党政同责要求,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进一步严密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切实做到执法队伍整合组建到位、职责职能明确到位、执法人员配备到位、经费装备保障到位。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加大考核权重,每年对乡镇政府和县区食安委成员部门工作进行评议、考核,考评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各相关部门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总要求,按照权责明晰、分级负责、网格监管、责任到人原则,划片包干、定人定岗、定位定责,依法履行各自职责。与此同时,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信息资源共享,综合运用集中整治、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多种手段,坚持强监管、重处罚,更好地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市食安委办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查考评等职能,结合重点工作安排,督促相关部门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坚持日常考核定性指标、年底考核定量指标相结合,强化对县区的督查考核力度,切实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强化全程监管,提高监管综合效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发挥多个部门执法合力。加强源头监管,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初级农产品超标风险,食用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保持98%以上、监测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处置率达到100%;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日常检查覆盖率、品种抽验覆盖率、电子监管覆盖率达到100%。加强监督抽检,积极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市场领域联合监管常态化。全年农产品和食品抽检总量达到4批次/千人,其中市场监管部门完成3批次/千人、农业农村、卫健、发改、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完成1批次/千人。三品一械的抽检任务总量达到559批次。食品和基本药物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加强质量管控,深入开展粮食质量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守收储和出库关。组织开展食品污染物、有害因素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监测,全方位提升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非法交易,坚决取缔非法野生动物市场,严防野生动物作为食材流入餐桌。督促落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做到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完善药品零售、使用和生产、批发各环节监管无缝衔接机制,确保问题药实现快捷追溯,高效查处。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充分认清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峻性、长期性,按照各自承担的联防联控工作职责,加强部门沟通衔接,一以贯之坚持防控标准和工作质量。特别是做好对进口三文鱼、外来水产品、冰鲜冷冻虾等冷链食品的检验检测、索证索票、产地追溯监管及存储、加工、销售等环节风险防控与处置,做到上可溯,下可查,坚决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压实主体责任,完善企业信用体系谁生产、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各县区、各相关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定期组织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开展法律法规培训,督促风险隐患自查,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守法诚信经营,提高质控水平,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行责任承诺,对履行安全生产、诚信经营主体责任事项作出承诺,签订责任书,并纳入企业诚信经营档案,接受社会监督。隐患自查上报,对生产经营活动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并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递交尚未履行到位的问题报告书。肉制品企业自查报告率必须达到100%。强化教育培训,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质量安全培训,不断健全完善生产经营的过程控制体系、风险防范体系、责任落实体系,切实提升企业安全意识和保障能力。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要把联合集中整治作为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开展农村食品专项整治,对70%以上的食品销售者实行风险分级动态管理,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开展校园食品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校长(园长)负责制、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实行大宗食材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从源头保障食堂食材供应安全。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规范保健食品标识和警示用语,严厉打击将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和以旅游为名非法销售保健食品等违法行为。开展针对老年人识骗、防骗的宣传活动,坚决杜绝在养老机构非法销售保健食品。开展进口食品专项整治,实行科学有效的进口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控,落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政策,严防输入型食品安全风险。严厉打击走私贩私违法犯罪,特别是严格监管猪肉及其制品,切实打好非洲猪瘟口岸防控阻击战。在药品监管方面,深入开展三品一械专项整治,建立完善全市植入、介入类医疗器械数据库,并以医疗美容、健康体检、牙科诊疗等专科医疗机构的用药行为为抓手,推动全市药品零售、使用单位整体规范。深化示范引领,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参与工作格局,实现齐抓共管、多元共治。培育示范典型,深入开展双安双创工作,进一步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及潞州区、上党区、长子县、沁源县省级示范县创建,努力创建3条阳光餐饮示范街、10家示范店和一批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扎实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生产经营许可改革,简化准入审批流程,推进实现一网通办和许可证照电子化应用。对低风险产品生产许可探索推行审核合一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告知承诺制度。严格风险管控治理,加大经费投入,重点保障检验检测、执法装备、信息化监管、追溯体系建设等工作,切实提升保障水平。组织修订《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理顺组织架构,明确任务分工,提升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后勤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全面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云服务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作用,进一步提高安全管控和治理能力。
TAG标签: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症状西医治疗虹膜肿物的常规方法
青少年患上尿路感染的治疗
什么是新生儿肺炎